東方的“俾斯麥”李鴻章☁•▩·│:1896年6月11日•│☁,李鴻章離俄赴德╃·✘·•。於13日乘火車抵達德國柏林•│☁,住在愷撒大廈╃·✘·•。在德國•│☁,迎接李鴻章的是空前盛大的歡迎儀式╃·✘·•。德皇派御車來接李鴻章╃·✘·•。
6月14日下午•│☁,李鴻章拜見德皇威廉二世•│☁,代表中國皇帝向德皇酬謝其干涉還遼之事╃·✘·•。德皇表示•│☁,希望兩國友誼長存•│☁,希望大清江山永固╃·✘·•。15日•│☁,李鴻章拜訪了德國外長馬歇爾•│☁,談及英國放棄中國•│☁,短見自私•│☁,中國不能不與俄國友好╃·✘·•。
此後數日•│☁,應德皇的邀請•│☁,李鴻章參觀了德國軍隊╃·✘·•。德皇特意為李鴻章準備了一把虎皮椅╃·✘·•。看到德國軍隊的精良裝備與高昂士氣•│☁,李鴻章不禁失聲說•│☁,我如果有十營這樣的軍隊•│☁,我就不怕小日本了╃·✘·•。此外•│☁,李鴻章還會見了已退休的前首相俾斯麥•│☁,進行了簡短會談╃·✘·•。李鴻章在訪問德國的20多天中•│☁,總想請教德國富強的秘訣•│☁,對於有關增訂洋貨進口稅的使命並未完成╃·✘·•。李鴻章被西方人稱為“東方的俾斯麥”•│☁,此次在李鴻章下榻的行館裡•│☁,牆上就掛著李鴻章和俾斯麥的照片╃·✘·•。
俾斯麥•│☁,1815年出生於普魯士•│☁,是德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·•✘╃☁、軍事家和外交家•│☁,1862年至1890年期間一直擔任首相•│☁,在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支援下•│☁,俾斯麥大力推行他的“鐵血政策”•│☁,經過發動與丹麥·•✘╃☁、奧地利和法國等的一系列戰爭•│☁,1870年•│☁,最終實現了德意志的統一•│☁,使得德國一躍成為與英國·•✘╃☁、沙俄並列的世界強國╃·✘·•。
在這一過程中•│☁,“鐵血宰相”俾斯麥的名號享譽歐洲大陸╃·✘·•。但是到了1890年•│☁,因與新德皇威廉二世政見不一致•│☁,產生嚴重意見衝突•│☁,俾斯麥被迫辭去了職務•│☁,賦閒在漢堡宅第•│☁,養花種草•│☁,頤養天年╃·✘·•。李鴻章的經歷雖比不上俾斯麥那樣傳奇•│☁,但也有相似之處•│☁,他早年鎮壓了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•│☁,後當上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·•✘╃☁、文華殿大學士•│☁,出將入相•│☁,在職務上應該說與俾斯麥相當了╃·✘·•。只不過前兩年在中日甲午海戰中折戟沉沙•│☁,丟盡了顏面╃·✘·•。
李鴻章之所以被稱為“東方伸斯麥”•│☁,這有一段來歷╃·✘·•。那是當年他在籌建北洋水師的時候•│☁,有一次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到天津拜見李鴻章•│☁,告訴他☁•▩·│:“中堂大人•│☁,我這次乘坐的軍艦•│☁,是世界一流的軍艦•│☁,技術裝備最為先進•│☁,歡迎您有時間過去參觀╃·✘·•。”李鴻章對武器船艦是最感興趣的•│☁,他滿口答應•│☁,約好日期前去觀看╃·✘·•。
不巧的是•│☁,正好那一天颳風下雨不利於出海•│☁,李鴻章冒著風雨來到大沽口•│☁,但是德國軍艦離港口還有幾十海里•│☁,他們的船隻在風浪中很難前行•│☁,這時柯納德派了一隻小艇前來聯絡•│☁,並帶來口信☁•▩·│:“今天風雨太大•│☁,在海中行船會有危險•│☁,您這麼大年紀•│☁,就不必冒此危險了•│☁,可以改日再來參觀╃·✘·•。”
隨行人員也紛紛勸阻•│☁,但李鴻章參觀心切•│☁,加上不想讓洋人看不起•│☁,毅然帶著翻譯下了自己的船•│☁,登上小艇就去了╃·✘·•。柯納德見到李鴻章的到來很詫異•│☁,他很感慨地說道☁•▩·│:中堂大人真是守約之人啊•│☁,這麼大的風雨都如期前來•│☁,這樣堅毅的性格•│☁,真像我們的首相俾斯麥╃·✘·•。”從此之後•│☁,柯納德逢人便說李鴻章是東方俾斯麥•│☁,“東方俾斯麥”的名號就從中國和德國傳播開來╃·✘·•。
在公務之餘•│☁,李鴻章想起了要拜見一下那位神交已久的“鐵血宰相”俾斯麥╃·✘·•。聽說“東方俾斯麥”李鴻章要來漢堡•│☁,當地百姓奔走相告•│☁,紛紛走到道路兩旁駐足相望•│☁,期盼能親眼目睹這位東方大國的傳奇宰相•│☁,漢堡官商還準備了豐盛的宴席準備款待李鴻章一行╃·✘·•。俾斯麥自然也十分高興•│☁,他戴上威廉一世賜給他的冠冕•│☁,佩上十字勳章•│☁,穿上盛裝•│☁,以最高規格的禮儀準備迎接李鴻章的到來╃·✘·•。
李鴻章和俾斯麥二人相談甚歡╃·✘·•。在雙方交談之中•│☁,李鴻章說起自己被稱為“東方的俾斯麥”╃·✘·•。俾斯麥隨即笑著說☁•▩·│:可是我沒有希望成為“西方的李鴻章”啊✘│!